评估巡礼

评估巡礼

  当前位置: 评建专题网 -> 评估巡礼 -> 评估巡礼 -> 正文

文法学院——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新文科背景下传统文科的创新发展

信息来源:文法学院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30日 10:23

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文法学院下设汉语言文学、法学、汉语国际教育、社会工作、网络与新媒体5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学院现有教师84人,在校生2014人。学院设有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哈尔滨市作家实践基地、黑龙江省规范汉字书法教育研究(培训)中心、黑龙江省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基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数字素养技能培训基地、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法律援助工作站和市民法律诊所等学术机构和教学培训服务基地。

一、党建领航,红色引擎启新程

文法学院党委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党建为工作引领,将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党的路线、方针、纲领、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将党的创新理论不断融于实践,夯实了学院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根基。学院以新时代党建领航工程为引领,深入抓好对样板党支部的内涵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培育党建先锋典型。2023年,我院法学与社工专业党支部被评选为黑龙江省公办高校党建“样板支部”。2024年法学与社会工作专业党支部入选全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团队;持续推进“一总支一品牌”建设工程。党建品牌“青葱剧社”坚持传播地方文化特色,近年来,以多部话剧作品促进党建工作与专业特点相融合,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大赛奖项,累计银奖2项、铜奖1项。

学院各支部通过线上微党课、线下党团活动等不同渠道,构建起立体化党建宣传,开展“党史云课堂”“观影学党史”和“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系列微党课,呈现出主流意识形态健康向上的总体态势;团学活动取得突破性成绩,近三年来,文法学院党委与全院师生共同努力,在党委组织部组织的“图说辉煌”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充分认识舆论阵地的宣传鼓动作用,牢牢掌握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着力筑牢网络安全屏障。目前,我院管理1个学院网站、12个微信公众号、2个抖音账号,每年发布新闻动态300余篇;强化党建与业务双向结合,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目前,学院共计19门“课程思政”建设项目通过学校验收,顺利结项。不断提升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性,学院教师申获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项”3项、“新时代高校党建研究专项”3项,获得黑龙江省“学习贯彻二十大大精神,铸就艺术文化新辉煌”主题征文活动一等奖1项。

 

师生同演话剧《寻找赵一曼》

 

青葱剧社成立三十周年汇报展演

 

二、教学创新,多元课堂辟新径

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催生了对创新型文科人才的新要求,文法学院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大力推进教学创新,构建多元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开辟了一条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学习新路径。学院以新文科建设作为基点,结合我院专业所长、办学优势,聚焦地方文化传媒产业发展,于2021年建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并于2023年顺利完成占地面积超400㎡的专业实训基地的装修建设工作,推进了我校新文科专业的办学实践。各专业积极与政企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近年来与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哈尔滨市委网信办、南岗区人民法院、平房区残疾人联合会、哈尔滨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处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开拓产教融合新局面。

 
 
 

积极开辟实习实践基地

组建教学团队,推动高质量教学团队建设。5门课程获得黑龙江省“一流课程”资格认定,4门慕课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7门课程认定为校级“一流课程”。学院教师荣获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微课教学大赛二等奖2项,《古代汉语》、《国学精粹》教学团队分别获得第一届、第二届黑龙江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专注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近年来推荐6位青年教师申报并完成国内访学项目,配合学校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开展教师教学经验分享沙龙,动员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校内外教学能力培训,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助力课程教学改革。近三年,学院教师获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7项,省级“新文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1项,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教师教学发展基金项目7项。

 

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课程

 

 第六届黑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

 

文法学院2022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文法学院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三、科研深耕,学术前沿拓新篇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围绕新文科建设,组建跨学科研究创新团队。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师生学术视野,三年来,举办“走进哈尔滨音乐传承的百年历史”“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等多场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参与校内外举办的相关培训与讲座,分享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和经验。2023年《法律社会学》和《黑龙江流域文学与文化》两个团队分别获批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和青年博士创新团队。2024年学院教师申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法治观研究》,完成了我院科研工作的重大突破。

学院坚持集中资源、培育特色、团队攻关,围绕“黑龙江流域文化与文学”“黑龙江谚语、方言”“龙江文旅与文化传播”“数字社会治理”等主题开展特色科学研究。近三年,我院教师申获省级科研项目1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36项;推荐2项成果参评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5项,厅局级科研成果奖28项;以第一作者,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5篇,全国中文核心4篇,SSCI2篇,出版著作11部。学院教师的研究成果多次被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采纳,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批示与肯定。部分成果还入选黑龙江文学发展报告、黑龙省图书馆馆藏文献。在学校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排名中,学院在文科学院中始终处于领先位置。

 

季连帅教授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聘请龙江作家任客座教授

 

新时代龙江儿童文学学术研讨会

 

文法学院近三年科研成果奖励汇总

 

2023-2024年度教学研究、教学建设成果优秀业绩奖励汇总表

四、服务社会,专业赋能担使命

厚植人文情怀,文法学院注重城市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长期以推动地方建设,传播地方文化为己任,扎实推进地方服务,极大提升了学院的品牌影响力。与黑龙江省社科院合作,撰写完成《黑龙江文学发展报告·短篇小说篇》;与黑龙江省核对中心合作,利用融媒体等新型媒体平台,挖掘黑龙江省区划地名文化,讲述黑龙江红色地名故事;与黑龙江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新时代龙江儿童文学学术研讨会”,推动龙江文学的创新和发展;与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商务印书馆合作,编撰完成《中国文学景观志·黑龙江卷》;2024年,与市文联合作,开展了“汇聚文学力量,讲述冰城故事”系列活动,师生累计制作、发布原创短视频13部。

促进地方法治建设,法学专业教师每年坚持带领学生开展送法进社区、3·15普法宣传、12·4宪法日宣传等各项活动,为哈尔滨市广大市民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活动多次被中国法制网、光明网、东北网、黑龙江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等媒体报道。2021年,成立“哈尔滨地方经济发展法治建设研究中心”,集中优势资源共同致力于地方法治建设的重点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哈尔滨市老字号实行立法保护的立法建议和研究报告,校企合作共助地方法治发展的模式得到市政协的肯定性批示。

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多次参与抗疫志愿服务,为全省、全市居民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服务,服务对象达300人以上。与黑龙江省民政厅合作,联合指导黑龙江省鸡西、双鸭山等地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基层社会工作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切实提升了社会工作站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效。以我院教师为骨干的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下沉工作队,以多种方式助力鲁商松江新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建设,“社区-专业”联动现代化社区治理模式被极光新闻、哈尔滨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与省委网信办、市委网信办共建数字素养技能培训基地,2024年组织师生开展“老年人数字素养”专题公益课堂,累计开课16学时,为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贡献了智慧力量。

 

 共建哈尔滨市作家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哈尔滨市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签约揭牌仪式

 

 与省民政档案资料馆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

 

 与木兰县委组织部签署校地合作意向书

 

 赴大庆市龙凤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中心

 

承办“汇聚文学力量,讲述冰城故事”系列活动

 

 

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法律援助工作站揭牌成立

五、学生成长,青春逐梦绽光彩

学院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一高·两有·三强”的应用型文科人才。学院坚持发挥专业优势,将传统文化、地方特色与学生活动相结合,长期以来围绕社会服务、文化传播、文明建设开展了青葱剧社、暖阳社工行、冰城文学传播、汉字听写大赛众多特色社团与品牌活动。其中,思政教育品牌项目“青葱剧社”多次受到哈尔滨新闻频道、哈尔滨娱乐频道等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在各省、市级大学生戏剧展演比赛中表现优异,获黑龙江省大学生戏剧风采系列活动剧本类一等奖。在2024年首届全国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大赛中,学院学生获得铜奖2项,优秀奖4项。

 
 

全国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大赛获奖证书

各专业构建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不断优化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在各项专业实践竞赛中展露锋芒,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第十一届“华文杯”语文教学技能大赛中斩获16项奖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先后参加“全国大学生新媒体大赛”“新媒体创意大赛”等竞赛,三年来斩获60余项荣誉。2023年,学院承办黑龙江省民政厅、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时代新人说——讲好龙江红色地名故事”主题短视频征集活动,促进了实践课程搭建与地方服务应用相结合。2024年,与同鑫宏业商贸有限公司开展“飞天杯”创意青春大学生网络文化电影节活动,促进了应用型人才与企业需求的深度接轨。

 

第十三届高校语文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奖证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学西渐杯”教育技能大赛获奖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进行课程实践

六、双创融合,汇智聚能铸未来

探索新文科教育的路途中,文法学院积极探索“双创融合”的发展路径,广泛汇聚各方智慧,以创新为驱动、以实践为途径、以成果为导向,形成了专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学院内部的教师团队各展所长,打破学科壁垒,形成跨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合力。2024年,学院组织各专业团队共同谋划,成立了“新文科创新创业基地”,并顺利通过了我校第二批双创基地的验收。积极引入外部资源,邀请行业专家走进校园,举办讲座、开展工作坊,分享他们的实战经验和前沿见解,为学生打开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的窗口。

以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为载体,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古代汉语》《新媒体营销》《农村社会工作》《社会学概论》《中国当代文学》等课程被评为我校“专创融合”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学院近六成教师投身学生双创项目指导工作中,学生成果质量大幅提升。三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3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3项。创新研究赋能学生的创业实践,学院致力于将双创成果落地,10余名学生申请注册公司并申请入驻大学生创业园。

 

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证书

实干创新,行稳致远。新时代文科教育建设的征程上,文法学院将继续锚准目标,坚定党建引领航向,教学激发活力,科研拓展前沿,服务展现担当,创新铸就未来,深化各项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与地方发展的创新型文科人才而努力,在新文科发展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版权所有: 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