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0日为黑龙江省第三个湿地日。6月10日下午,《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恢复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调整)》、《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项目》评审会以及《黑龙江省湿地保护规划(2016-2020)调整方案》项目论证会在哈尔滨湿地研究院顺利举行。
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研究员,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高级顾问栾慎强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石建斌副教授,黑龙江省科学院倪红伟教授,东北林业大学于洪贤、李晓民教授,以及哈尔滨湿地研究院于少鹏、郭红教授出席该会议。于少鹏教授主持会议,陈克林研究员任专家组组长。
会上,与会专家听取了各项目负责人的详细汇报,并审阅相关材料。专家组认为,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恢复工程调整方案的总体布局合理,建设方案和技术路线可行,建设规模适宜,资金投入适当,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较大;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项目目标明确,补偿范围合理,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较为科学,可有效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保护并恢复湿地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持湿地生态稳定。以上项目均通过专家组评审。同时,专家组对各项目从湿地功能恢复,完善湿地结构,保障湿地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及建议。
在《黑龙江省湿地保护规划(2016-2020)》项目论证中,专家组认为,该调整项目指导思想明确,内容全面,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精神,强化湿地保护与修复,符合国家湿地保护政策,针对黑龙江省生态强省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前瞻性。调整后的规划更加符合实际。专家组通过该项目论证,建议按照专家组意见进一步完善规划相关内容。



哈尔滨湿地研究院
地理与旅游学院
2018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