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建设 > 培养方案 > 正文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

发布日期:2025-03-28    作者:教师教育学院         点击: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107)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面向我省小学教育行业需求,培养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科学 的教育理念、适应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和小学儿童发展需要的复合的专业知识、综合的教 育教学能力和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动力,能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高 质量、应用型、专业化的小学教师。

本专业培养学生毕业 5 年左右应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培养目标 1: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从师的精神品质,能够依 法执教,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成为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培养目标 2:具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复合的专业知识和知识整合能力、综合的 教育教学能力,胜任语文、数学和其他两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在某一学科领域有所专长, 初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培养目标 3:胜任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善于有效沟通,具备综合育人和开展心理健 康教育的能力,受到同行、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可。

培养目标4:具备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意识,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和应对挑战的 能力,熟悉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教学反思和研究能力,积 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研究活动,成为学校骨干教师。

二、毕业要求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等学校师范类小学教育专 业认证标准》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应满足如下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 求:


                                         毕业要求
                                                                   指标分解点
毕业要求 1:师德规范
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形成高度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具 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在教育实践中 能够做到依法执教。认同并践行教 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做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格健全, 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1.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在教育实践中能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培养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遵守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3 理解相关教育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条文,了解小学生的 合法权益,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法执教。
毕业要求 2:教育情怀
具有良好的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 认同小学教育的专业性与独特性, 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 确的价值观,愿意终身从事小学教 师职业,尊重、理解和信任小学生, 富有童心、爱心、责任心、耐心、 细心,成为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 者和引路人。
2.1 了解小学教师的职业身份和社会要求,认同小学教育的专 业性和特殊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明确的从教意愿, 形成小学教师的职业理想。
2.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育实践中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小学生,尊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形成具有童心、爱心、耐心、 细心的职业人格。
毕业要求 3:学科素养
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与艺术素 养。掌握主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原 理和技能,理解学科知识的背景, 形成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 方法。了解兼教学科的基本知识、 原理和技能。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 和发展的基本动态。能够将所学知 识与社会实践及小学生的生活实 践结合起来,懂得学科整合在小学 教育中的意义。
3.1 拓宽知识视野,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掌握人文、科学、 艺术等通识类学科基础知识,形成教师的人文、科学与艺术素养。
3.2 熟练掌握小学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原理,深 入理解小学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思想方法和知识体系和学科前沿。
3.3 掌握小学科学、心理健康、综合实践、信息科技、道德与 法治、书法、劳动等学科中的两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了解小学上述学科教学方法的特点和规律。
3.4 了解学科整合的作用和价值,懂得不同学科知识之间,学 科知识与儿童生活经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能够较好地掌握小学相关学科课 程标准,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 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 学评价。能够在教育理论指导下, 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具有扎实的教 学基本功,能够针对核心素养的形 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 教育技术辅助开展教学活动。
4.1 科学把握课程标准,按照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和教学活动 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4.2 能够以小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创设支 持性的教学情境,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指导学习过程,进行教学评价。
4.3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够恰当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工作。
4.4 具备扎实的教师基本功,掌握三字一话教学基本能力。
毕业要求 5: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掌握小 学德育及班级管理的原理与方法。 能够有效开展小学班级管理与建 设工作,带领学生开展班队会活 动。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方 法,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5.1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能够运用班级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构 建良好的班集体,有效组织班级管理活动,获得班级管理的积极体验。
5.2 掌握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基本方法,能够针对小学生的 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毕业要求 6:综合育人
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养成教育规律,初步掌握综合育人的方法,能够落实学科育人、活动育人和文化育人,形成初步的综合育人能力。能够设计和组织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社团活动,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6.1 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养成教育规律,挖掘小学各 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育人活动。
6.2 了解小学教育中活动育人和文化育人的方法,能够参与组织小学各项班队活动、社团活动及主题教育活动,贯彻落实活动育人和文化育人。
毕业要求 7: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能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具有教学反思的意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教学反思活动,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活动,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7.1 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够关注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和动态,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研讨,制订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7.2 了解教育反思和研究活动的意义和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形成对教育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见解,具备教育反思与研究能力。
毕业要求 8:沟通合作
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开展小组互助与合作学习,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倾听、表达、沟通技能,能够与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善于与小学教师、家长、社区等进行协作。
8.1 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与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及社区等不同群体成员开展有效的人际沟通工作。
8.2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积极体验课堂中沟通合作的学习方式,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利用多种机会积极与同伴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三、修业说明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学习年限4-6年。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第一课堂142学分与第二课堂14学分方准毕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pdf



版权所有: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