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通过转专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考志愿填报时对专业了解不深入、对自身兴趣爱好认识不到位以及招生专业调剂等造成的遗憾。本年度的转专业工作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开展,文法学院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2021级学生转专业工作各项事宜。
一、服务与管理并举
教务处4月12日公布“2022年部分转专业实施考核的通知”后,文法学院第一时间将《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细则》《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关于对申请转专业学生实施考核的暂行办法》及各专业考核方案传达给2021级全体学生及学院五个专业。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选择,委派专人为学生答疑解惑,用及时解答与耐心指导为学生的选择保驾护航。截止八月份,学院共计52名同学提交了转专业申请。学院同时责成各专业严格按照学校文件要求,遵守考务规范,保质保量完成命题、组卷、阅卷等考核工作,积极配合教务处、纪委完成闭环考核程序,齐心协力保证本次考核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考试环境,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图:建立21级转专业通知群,一对一答疑解惑、服务全程
二、支持与关爱同行
针对部分同学存在的对原专业了解尚不充分,盲目夸大新专业的优势及脱离个人兴趣片面考虑就业率等现象,学院第一时间发布调查问卷,针对学生专业整体认知、课程学习难度、教师教学满意度、职业规划、转专业备考情况等进行详细了解。9月9日,周晓燕副院长与52名学生及家长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她客观分析了转专业的意义,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解读了第二次专业选择的利弊关系,嘱咐同学们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慎重做出选择,切记盲目跟风。与此同时,各专业教师点对点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与指导,客观分析内外部条件,引导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6名同学在综合考量后决定撤销转专业申请。
三、专业建设与发展为本
数据显示,本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法学专业受到同学们的普遍青睐,社会工作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则转出数量较多。对此,学院组织各专业召开了专业建设促进会,希望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法学专业乘势而上,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实现专业内涵式发展;鼓励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扬长避短进一步凝练专业发展方向,改进课程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专业情感,积极回应学生发展诉求。
根据教务处公布的最新消息,孙亚茹等5名同学、于格格等24名同学、黄子璇等2名同学分别被法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录取,另有10名同学降转免试进入以上三个专业学习。学院申请转专业的46名同学中,有16名通过考核被新专业录取,7名转入非考核专业学习,其余23名同学继续留在原专业学习。学院将竭力做好转入同学的课程安排与专业适应工作,对转专业未果的同学也将持续跟踪帮扶,不断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专业情感。
附:2022年文法学院转专业考核录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