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辅导员热议2025年全国两会

发布者:相关辅导员发布时间:2025-03-08 19:29浏览次数:

34日、35,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先后在北京开幕,我校辅导员通过多种途径收听、收看两会报道,学习两会精神,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反响热烈。

经济管理学院正处级辅导员沙迪:2025年全国两会,是一次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盛会。身为高校学生工作战线一员的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为日后的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岗位,勇担教育使命。以思政教育为核心,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追求卓越,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学院各项学生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同志们共同为哈尔滨大学的目标不懈奋斗。

教师教育学院副处级辅导员孙华:两会期间,青年成长和发展问题成为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这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在日常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多元成才、分类卓越,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明确的规划目标。同时,加强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和职业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路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学生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实现人生价值。

体育学院副处级辅导员张玉丹:2025年两会胜利召开,作为体育学院的辅导员,我始终密切关注着两会动态。两会中关于教育与体育的内容,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报告中强调的“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为我们体育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学生体育教育,将科学健身知识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念。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通过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抗压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积极推动落实相关政策,组织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艺术与设计学院副处级辅导员郭鹏程:作为辅导员,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我将在以下方面深化工作实践:一是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思政引领,将思想引领融入艺术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以新媒体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创新意识。二是立足专业特色,服务区域战略需求。积极回应“人工智能+”新趋势,在工作中鼓励学生参与智慧城市、文化传承等实践项目,培养兼具审美素养与科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助力大美龙江建设。今后,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岗位,创新工作模式,为教育强国建设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艺术人才。

音乐与舞蹈学院副处级辅导员王梁: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今年两会的召开让我深感振奋。两会聚焦教育强国,为高校发展指明方向。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让我看到拼搏、团结、创新的精神力量,这与两会精神高度契合。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以亚冬会精神为激励,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通过思政教育,将爱国情怀融入日常,鼓励学生在学业上追求卓越。我也将努力提升自身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为我校在新时代教育征程中奋勇前行贡献更多力量。

地理与旅游学院副处级辅导员梁梦阳: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作为一名辅导员,两会中对教育领域的关注,让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坚定决心。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再次凸显,为教育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紧跟时代步伐,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践行教育家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更多政治坚定、德才兼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法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李轶琦: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教育强国建设,将教育摆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这无疑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指引。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应把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每一处细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将以报告精神为指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全面发展,优化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推动教育公平,努力构建高质量的学生管理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外国语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王笑悦: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时刻关注两会动态,深入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关于教育领域的内容让我深受触动,也深感责任重大。报告中提及的“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牢牢把握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德育置于关键位置;“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任务,让我深刻认识到,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作为高校辅导员,我将秉持教育初心,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赵健: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致力于将两会精神转化为育人实践:一是锚定时代方位,强化价值引领。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制造强国”等战略,通过讲座、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二是践行育人初心,优化服务举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紧跟行业动态,投身创新创业。聚焦“教育公平”,为学困生提供学业、职业规划帮扶,传递政策关怀。三是创新思政模式,增强时代共鸣。利用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让两会精神学习更生动。鼓励学生以数字方式表达对社会热点的见解,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化家国情怀。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食品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侯成成:全国两会是我们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政府工作报告系统部署了2025年工作任务,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如何引导青年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借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规律加强人才培养,是我们亟须思考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将矢志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主动融入学校改革发展大局,深刻思考新形势下育人主体、育人场域、育人方式的新变化新要求,着力在深入学习、专业训练、AI机制、综合素质等关键点上发力,努力做学生思想上的“引领人”、学生工作中的“实干家”、学生发展中的“探索者”。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艾冠霖: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202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令我深感振奋。两会为高等教育和青年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等目标,让我更加坚定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信心。我将把两会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注重学生的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两会关于就业、科技创新的讨论也让我认识到,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创新能力培养,助力他们在新时代实现全面发展。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倾心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孟昭名:在深入研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后,我对教育改革的未来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充满了无比的信心和期待。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精准把握了当前教育发展脉搏,切中要害,充分展现了国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坚定决心和深远战略。作为高校思政辅导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坚信,在政策的持续引领和有力推动下,教育强国建设将稳步前行,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思政教育中,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王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作为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我深刻认识到,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是服务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我们要紧密围绕国家“人工智能+”行动部署,结合学院专业建设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更要强化思想引领,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岗位,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提升科技报国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以责任担当助力时代新人成长,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青年才俊,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姜雨杉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深感全国两会精神为我们的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方向。两会期间,教育、科技、人才等议题备受关注,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让我深刻认识到肩上的责任与使命。通过学习两会精神,我更加明确了辅导员工作的核心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未来,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努力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食品工程学院辅导员幸辰:历史赋予重任,时代催人奋进。全国两会的盛大召开,令人倍感振奋,深刻感受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担当实干为本职,深耕育人责任田,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个人本领,从细微处服务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将两会精神入脑入心入行,让青春脉搏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学生处

2025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