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程回顾
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通过开展“强教风转作风正学风·创特色促质量上水平”主题活动,做到对标对表找差距、立足本职提能力、针对问题转作风、精准发力破难题、创新发展提质量、树正导向激活力,担负起城市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时代重任。
着眼提升“八种本领”“七种能力”,争做学习型干部,全面提高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和实践本领。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完成了“龙江干部教育网络平台”的学习任务,并对“十九届六中全会专题”“干部能力作风建设专题”“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专题”“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进行重点学习。
二、学习体会
(一)“八种本领”学习体会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为领导干部增强“八大本领”做出了重要战略规划。“八大本领”即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八大本领”是永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内在要求与具体体现。新时代必然要求领导干部用政治过硬统领本领高强,用本领高强支撑政治过硬,这样才能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执政答卷。
学习本领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学习能开阔领导干部视野、增强洞察力,能放大领导干部格局、增强预见力,能提升领导干部本领、增强领导力,能帮助领导干部解难、提升创新力。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理论、专业业务知识、领导专业知识、历史党史知识等方面内容的学习。除此之外,领导干部还应该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领导干部不仅要博闻多识,还要善于运用学到的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七种能力”学习体会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担当。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更为复杂的形势,党员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练就过硬本领,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要跟得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砥砺前行,为新时代中国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开班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为新时代干部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新时代的形势下,提升“七种能力”必须要在实践中反复锤炼,以饱满的激情干实事,多挑战要事,难事、急事,敢于直面新问题新挑战,在实践中接通“地气”、备足“底气”,练出“才气”,方能锻造出新时代所需的党员干部。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身的“七种能力”,在激情奋斗中绽放光芒,为实现“中国梦”奋勇前行。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体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芒,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时代大势,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人民立场,体现着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充盈着亲民、爱民、忧民、为民的真挚情怀和务实作风,是站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服务的科学理论。
面对改革开放四十年后我国国情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面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对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系统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丰富发展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党的十九大与时俱进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抓住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四)党史教育学习体会
学党史,坚定理想信念。党史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的探索、奋斗与发展,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瑰宝。此次学习培训全体同志重温了党史,加深了对党史的认识和理解,从党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坚守初心使命的思想与行动自觉,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砥砺奋进。
学党史,坚持对党绝对忠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今天“强起来”的伟大创举。一路走来,我们党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对党忠诚光靠朴素的感情是不够的,需要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度理性认识的基础上,需要有深厚的理论支撑和浓厚的群众感情。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深刻认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大论断,真正学出信仰来、学出信念来、学出担当来,做到理论上特别清醒、政治上特别坚定、操守上特别坚正、行动上特别坚决,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对党忠诚,必须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要把蕴含在党史中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实际行动,自觉加强斗争历练,着力提升“七种能力”,真正把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质体现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
学党史,坚定“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过程中,全面系统梳理分析我们党曾经面临的重大选择、重大转折、重大挫折、重大斗争,深刻洞察我们党在处理这“四个重大”过程中展现出的坚守执着、历史清醒、科学态度和胸襟视野,必将有利于我们厘清历史脉络、认清历史真实、听清时代脉动,必将有利于我们从灵魂深处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