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相伴
人生只是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阅读的习惯。浸润在阅读之中的人们,只需用心体会,用手中的笔写下人生感悟,成为参天大树假以时日。让这些经典书籍来滋润我们的心灵吧!

一、坡道上的家
(日)角田光代著杨明绮译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新手妈妈里沙子被选为一起案件的陪审员,接受审判的是一名杀害幼女的“恶母”。随着庭审的深入,里沙子却发现被告和自己是如此相似:为了育儿放弃职业生涯,却因此失去了最后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再多的辛苦都被认为是理所应当,丈夫帮忙再少都会被外界赞扬;育儿中有无数的疑问和困难,却只会被敷衍“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里沙子开始怀疑:“是不是每个母亲,都有可能因为这些遭遇,变为被告席上的嫌犯。”
二、灯塔之书
(英)R.G. 格兰特著王枫译
本书收录了100余座世界著名灯塔鲜为人知的真实历史档案、400余幅从未公开的设计手稿与照片。

三、重装突围
周闻道著
本书从国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二重(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重组的个案入手,以叙事的姿态,呈现了新一轮高端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和艰难曲折,总结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经验。
四、人工智能关我什么事
王文革著
本书从社会发展的进程以及人工智能的起源开始讲述,阐述了人工智能的算法,以及在文字和艺术、医疗、教育、零售流通、无人驾驶、餐饮、安防、等领域的应用,最后介绍了人工智能与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结合。

五、我的不朽已然足够
(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y Tarkovsky)著仝欣译
本书呈现了塔可夫斯基的一生的创作与生活哲学,收录塔可夫斯基有关电影的论述、日记、罕见的自传性随笔、家庭相册、俄罗斯时期和意大利时期的拍立得照片,以及七部经典电影的精美剧照。
六、曾国藩的经济课
张宏杰著
本书首次解读曾国藩的私人账簿和湘军创业的财政密码,详解“最后一个圣人”的收入与支出。从经济角度描摹出曾国藩持续奋斗的升级之道,最终他通过不懈的个人努力,从一个天资平庸的普通人成长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完成人生逆袭。

七、法兰西双皇后
(美)南希·戈德斯通(Nancy Goldstone)著喻乐译
本书再现了法兰西双皇后的王权对决历史:一位是统治法兰西半世纪之久的卡特琳娜皇后,一位是扶助波旁王朝崛起的玛戈皇后,两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女性撕开最后残留的母女温情,因着各自代表的王权利益而界限分明、势不两立。
八、苍穹之恋
周建著
本书是一部反映新时代空军飞行员火热战斗生活和情感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改革强军、新军事斗争准备为背景,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航空兵部队积极对敌斗争准备、忘我训练的精神风貌,赞美了年轻一代飞行员为重塑“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有意义的实践。小说以90后飞行员于庹的成长为主线,以70后赵有信这种曾在总部机关任过职的高级军官为辅。两者在相互审视、沟通、争执,达到理解的过程中,生活的五味杂陈也充斥其中。于庹的爱情线对当代年轻人的爱情观、婚姻观乃至价值观给予了深刻而自然的展示。

九、艺术不止美
(荷)杨·劳伦斯·西思翎著
本书整理自西思朝教授编制的大学艺术史入门课程,全书独辟蹊径,有别于西方艺术史的传统教法,在时间、地域、流派的叙述构架之上,以35个鲜明独到的主题,阐述艺术发展脉络。作者引领读者亲近艺术的方方面面,一改传统艺术史入门书籍着墨传统的倾向,描绘了现当代西方艺术的源流,并解读传达其中蕴含的信息。
十、如果有外星人,他们在哪
斯蒂芬·韦伯著刘炎,萧耐园译
本书结合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乃至社会学最新进展总结了对费米悖论的75种解答。它们或悲观、或乐观、或有趣、或深刻,但都凝聚了人类对外星文明及自身存在的思考。

十一、美狄亚假说
彼得·沃德著赵佳媛译
本书作者向读者证明,除了一次地球遭受撞击导致的物种大灭绝之外,所有物种大灭绝都是生命本身造成的。作者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审视我们这颗星球的历史,展示了一个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直线下滑的地球,而这种下滑正是由生命本身所带来的。
十二、深奥的简洁
(英)约翰·格里宾(John Gribbin)著马自恒译
本书涵盖了蝴蝶效应、盖亚理论,以及各种关于混沌与复杂的概念。作者结合案例从基础数学、经典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进化论,逐渐引申到现代量子力学、分形理论、混沌理论、复杂概念、基因遗传学,以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探讨了自然界大量复杂与混沌的现象。

十三、技术的阴暗面
彼得·汤森著郭长宇,都志亮译
本书为读者呈现了技术的潜在危险和负面影响,并提醒我们,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技术进步将危及人类生存。
十四、两栖爬行动物的神话与传说
(美)马蒂·克伦普(Marty Crump)著黎茵译
本书是一首关于蟾蜍和蛇、蝾螈和蜥蜴、鳄鱼和乌龟的颂歌。在书中,作者探索了世界各地从古至今的民间传说。从创世神话到小道消息,从生育和重生到火灾和雨水,从两栖爬行动物在民间医药和魔法中的用途到它们在文学、视觉艺术、音乐和舞蹈中扮演的角色,作者揭示了我们为什么会对这些动物又爱又恨。

十五、少有人看见的美
熊逸著
本书作者以强烈的个人视角为切入点,从思想角度解读艺术名作,进而剖析伟大艺术作品背后指涉的社会问题,从而让艺术在社会学和哲学的维度更增添了新知色彩。
十六、数字化阅读设计
(英)詹妮弗·帕尔森(Jennifer Pearson),(英)乔治·布奇安南(George Buchanan),(英)哈罗德·西姆勒比(Harold Thimbleby)著张桂莲,苏滨译
本书分析了数百年阅读技术和读者行为之间的种种关系,并探究读者行为背后的原因;同时还介绍和评估多个体现与日常用纸比较接近的用户界面设计;最后阐述了一套有据可循的指南,以提高未来数字化阅读技术的实用性。

十七、创新化生存
王可越著
本书作者及其团队从美国、德国引入“设计思维”的创新教育方式,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创新指导,这些实践也构成本书创造力思考的基础。在培训中,作者发现大多数人的焦虑并非来自行动,而是来自“想象”,而在创新的逻辑下,唯有尝试和行动才能解决我们的焦虑。
十八、魔幻世界的政治经济学
黄冠,陈宇峰著
本书以魔幻文学所展示的虚拟世界为起点,讨论这些人类能够穷尽的超现实世界中的基本政治经济规律,并力图揭示科技发展无限可能性的未来世界政治经济走势。本书选取的案例以当前最为流行的哈利波特开始,而以蜘蛛侠、美国队长为代表的超级英雄为结尾,中间还分析了星球大战、西部世界、机器猫等欧美流行的影视文化,同时也涉及了哪吒、封神演义等中国传统经典故事。

十九、爱尔兰人
(美)查尔斯·勃兰特(Charles Brandt)著刘建周,王凯译
本书是美国前检察官查尔斯·勃兰特花费5年采访、调查完成的犯罪纪实作品,还原了弗兰克·希兰漫长、暴力、激情的一生。1975年,希兰的“朋友”、原美国运输工会会长吉米·霍法离奇失踪,希兰成为头号嫌疑犯。FBI花费多年组织人力调查该案但都无法结案。身为爱尔兰移民的后代,希兰在“二战”中应征入伍,在欧洲大陆上连续411天投入血腥的战斗。战争结束后,希兰当过卡车司机,因缘巧合,他成了美国最有权势的黑帮首领之一拉塞尔·布法里 诺的亲信和打手,并通过他结识了吉米·霍法,一跃成为美国运输工会特拉华州威明顿分会的负责人。
扫描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供稿 | 林晓东
编辑 | 张 晶
责编 | 刘玉江 张敏
审核 | 张智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