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总体运行情况
6月12日,全校共开出237门、440门次课程,其中直播课程369门次,共有218名教师授课。学生应出勤13214人次,实际出勤13182人次,整体到课率99.8%,地理与旅游学院、工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到课率达到100%。(详见下表)
序号
|
学院
|
当日开课门数
|
当日开课门次数
|
其中: 直播课程门次数
|
当日授课教师数
|
应出勤人次数
|
实际出勤人次数
|
学生到课率
|
1
|
地理与旅游学院
|
12
|
13
|
8
|
9
|
594
|
594
|
100.0%
|
2
|
工学院
|
7
|
10
|
10
|
7
|
536
|
536
|
100.0%
|
3
|
教育科学学院
|
17
|
35
|
24
|
13
|
1477
|
1477
|
100.0%
|
4
|
经济管理学院
|
19
|
31
|
17
|
19
|
1397
|
1397
|
100.0%
|
5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5
|
5
|
3
|
493
|
490
|
99.4%
|
6
|
食品工程学院
|
12
|
14
|
14
|
13
|
680
|
677
|
99.6%
|
7
|
体育学院
|
39
|
41
|
14
|
29
|
1112
|
1109
|
99.7%
|
8
|
外国语学院
|
31
|
65
|
63
|
28
|
1756
|
1754
|
99.9%
|
9
|
文法学院
|
26
|
30
|
27
|
20
|
1886
|
1877
|
99.5%
|
10
|
信息工程学院
|
24
|
52
|
52
|
36
|
2540
|
2539
|
100.0%
|
11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22
|
39
|
39
|
22
|
234
|
234
|
100.0%
|
12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26
|
105
|
96
|
19
|
509
|
498
|
97.8%
|
汇总
|
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
|
237
|
440
|
369
|
218
|
13214
|
13182
|
99.8%
|
二、音乐与舞蹈学院举办“云端”毕业音乐会
疫情期间,为切实做好线上教学组织工作,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学校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线上教学实际,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音乐与舞蹈学院不断夯实音乐类“课程思政”工作。学院要求教师要注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及本次抗“疫”所体现出来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家国情怀、团结精神、奉献精神等要素融入教学,实现特殊教学环境下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同时,教师要根据疫情变化和防控实际,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以美育人,提高线上专业课育人质量。
(一)打开民族文化密码,做好音乐类课程思政
作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通过专业力量进行“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在课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爱国热情,是近年来音乐与舞蹈学院教师一直在思考和研究一项重要课题。音乐中蕴含着民族文化密码,在音乐教学中不断解开文化密码的过程,就是让大学生接受文化洗礼、培植爱国情怀的过程。音乐中蕴含着对理想追求的始终如一,在音乐教学中,不断去品味国内外音乐大师的成长故事和代表作品,就是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信念有追求,进而自觉奉行坚守,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养成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
在全国上下一心共抗新冠肺炎、学校停课不学的背景下,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合唱与指挥》课程关注专业思政这条主线,注重“讲好中国故事”“唱好爱国歌曲”,以深刻讲述歌曲内涵为前提,教授了《我们的新时代》《人间星河》《我爱你,中国》等歌曲,在疫情期间,提振了学生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良好。
图 1 ;2020届毕业生对母校致语
(二)“云录制”是一个突破,也是一个挑战
由于疫情关系,2020届毕业音乐会的合唱不能实现集中排练和集中演出,学院教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行了一次全新尝试,设计了这次于“云端合唱”。
1.对排练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次的线上合唱,与现场表演大不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因为合唱团员各自在家,录音与拍摄工作都需要同学们自己在家完成。视频录制的发起人韩杨介绍,要完成此次不同寻常的录制,前期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首先是选曲及示范MD,教师要在合唱谱子上分清声部,确定每个声部由哪些人来唱。分好声部之后,由教师提前录制各个声部的示范MD,然后分发给同学们。这个示范音频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确定音准及演唱速度,方便每名同学能够确保录音的准确性。同时,由于没有指挥同学们都是在家录制,这就需要每名同学都严格保持示范音频的速度,这才能为“合”打下基础,也为后期制作提供保障。
图
2
音乐与舞蹈学院学生剪辑《我们的新时代》合唱视频
2.对演唱提出了更高要求
虚拟合唱团的形式,排练和合成的难度更大。为了保证效果,教师先在总谱上标记演唱以及歌曲细节处理的要求,以提高团员们的排练效率,合唱团员们则在家根据乐谱和MD反复练习,并录制各自声部的音频和演唱视频。集合排练无法实现,微信群暂时化作“虚拟排练场”团员们在群里上传演唱录音,指挥细听后,有瑕疵的地方再一一在群里指正。
从4月20日开始,团员各自上传音频、视频,集中进行声部合成、音乐视频剪辑工作陆续开始。云端合唱作品《我们的新时代》《人间星河》作品MV于6月11日制作完成并上线。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通过线上虚拟技术、在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两首凝聚着希望、坚强与深深祝福的作品,唱出了人们坚定面对未来的决心。
图
3
音乐与舞蹈学院学生剪辑《人间星河》工作照片
3.对后期制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真正的“云合唱”由于后期技术要求比较高,现实中并不是一个特别适合普及与推广的概念。目前这种模式更多是大家运用网络进行线上合唱互动的一种模式。即便是现在的模式,要做出一个质量好的线上合唱作品,也并非易事,对技术的要求同样不低。在虚拟合唱中,前期的“唱”可能只是占到10%,90%的工作都是后期制作。做好这件事情,除了需要专业的合唱教师之外,还需要一位懂得后期多轨道音乐制作技术的录音师或制作人,在专业的技术统筹和把关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完成一首优质的线上合唱作品。
隔屏不隔爱,教师们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持续提升育人本领。在战“疫”中汲取素材,开展丰富的在线教学活动,有效地发挥“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充分实现了在线教学思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图
4
音乐与舞蹈学院学学生在群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