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工学院课堂教学优质奖评比方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11日 14:50

    我校为教学型高等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是我校教师的重点工作,为全面提高我院课堂教学质量,鼓励我院教师致力于课堂教学研究,表彰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异表现,经研究决定,我院继续开展课堂教学优质奖评比活动。此次教学优质奖评比活动以《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2015年秋季学期工作要点》中的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指导,着力推进视频公开课建设,以“翻转课堂式”、“课堂嵌入式”和“课后拓充式”等教学方式应用,推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创新。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奖项设置

在满足评奖办法的条件下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二、评奖办法

1.评比得分95分以上,获得竞争一等奖资格,得分最高者为一等奖,其他竞争二等奖和三等奖。

2.评比得分90分以上,获得竞争二等奖资格,得分最高者为二等奖(一等奖获得者除外),其他竞争三等奖。

3.评比得分85分以上,获得竞争三等奖资格,得分前两位为三等奖(一、二等奖获得者除外),其他为提名奖。

4.评比得分不足85分者为提名奖。

三、评分办法

1.评比标准分为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和教学特色6各方面,合计100分(具体见课堂优质奖评价标准及评分表);

2.每位参评教师按抽签顺序,现场讲授30分钟自选课程后,由评比专家组现场打分;

3.最终成绩为去掉7名专家评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取剩余5名专家评分的平均值。

四、参评教师产生办法

本次课堂教学优质奖参评教师为各系推荐,每系推荐1名教师。

五、时间安排

2015年11月11日下午13:00—16:00

六、专家组成员

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评估督导处

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评估督导处

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评估督导处

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王志伟老师

工学院计算机系 张鸿静老师

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杨鸿孺老师

工学院食品工程系 蒋丽萍老师

附:

“翻转课堂式”的核心思想来源于近年来兴起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先完成视频公开课的观看,教师在课堂上再予以讲解,因此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课堂讲授为辅。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充当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答疑者,学生在课前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交流反思和协作讨论,而在课堂上则以问题探究为主,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详细讲解,并引导学生共同探究难点问题。公开课视频在这种应用模式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提前预习和发现问题。

“课堂嵌入式”采用的则是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模式,在这里表现为教师随堂播放视频资源并进行及时讲解。这种应用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发现为辅,它主张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呈现各种学习资源;与此同时,学生只要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即可。少数情况下,教师也会结合视频公开课采用活动教学的方式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如课堂研讨、小组合作等方式。但总的来说,技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内容展示上,公开课视频的功能则是辅助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

“课后拓充式”是指“教师课堂讲授知识内容,学生课后观看视频进行拓展深化”这一应用模式。它与前两种应用模式的不同,不仅体现在观看公开课视频的时间阶段上,而且在以下几个方面也有所不同:从教师的角色来说,他既是课堂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课后反思的引导者;从学生的角色来说,就课堂学习而言,主要作为被动的接受者,而在课后则是主动的研究者;在教学形式上,采用的是课堂讲授和课后拓充相结合的形式;课堂教学的内容上,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顺利地引导其进行有效的课后学习;在技术的应用上,除了要提供课堂知识内容的展示工具,还要提供学生课后学习的协作交流、自主反思和知识管理等工具;在公开课视频发挥的功能上,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巩固,更重要的是能够使课堂内容得到拓展和延伸,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视野得到开拓等。

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工学院课堂教学优质奖评价标准及评分表

专业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 价 要 素

得分

小计

教学组织

(12分)

教学环节

(4分)

课堂教学过程完整,时间利用合理

教学思路

(4分)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课堂管理

(4分)

管理严格、注重教书育人,教学组织有序

教学内容

(36分)

科学性

准确性

(12分)

讲授熟练,结合自己的理解、思考和探索等进行讲解;

概念原理阐述准确;

知识点剖析深刻,直观、易懂

教学重点

(12分)

重点突出,化解难点,分析论证充分

理论联系实际

(8分)

注重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或用实际中常见现象说明解释理论问题;

对相关知识能恰当引证与阐释;

适当吸收、引入学科前沿动态、新成果、新思想

信息量

(4分)

知识容量、密度适宜

教学方法

(24分)

方法选择

(8分)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方法选用适当,因材施教;

深入浅出,前后呼应

教学互动

(8分)

善于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互动不生硬、效果好

能力培养

(8分)

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鼓励思考,注重应用,启迪创新

教学技能

(12分)

语言表达

(4分)

语音标准、语速适中;

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有感染力;

肢体语言运用得当

教育技术

与板书

(6分)

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工整;

多媒体应用得当,制作直观、形象、精美、有创新性;

演示、讲解、板书配合紧密

仪表教态

(2分)

仪表端庄、教态自然

教学效果

(6分)

授课有吸引力,气氛活跃、和谐,学生集中精力听课,整体效果好

教学特色(10)

有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及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特有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