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简介/工会工作/法规制度/文体活动/表彰先进/工会资讯/联系我们/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表彰先进>>先进个人>>正文

躬耕教坛育桃李 匠心筑就育人梦——我校高昆教授荣获“哈尔滨市第三十九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时间:[2025-04-27]  来源:工会

  

    哈尔滨市第三十九劳动模范表彰大会隆重召开之际,我校食品工程学院高昆教授凭借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与无私奉献,荣获哈尔滨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这一殊荣不仅是对高昆教授数十年如一日投身教育事业的肯定,更是对高校教师群体服务社会、勇于创新的高度褒奖,为学校增添了耀眼的荣光

 

 

立德树人守初心,润物无声传薪火

高昆,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山西师范大学担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无机化学组负责人。在教学上不断探索、勤于创新,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无机化学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坚持“岗前培训”“每周一会”“个人备课,组内说课,相互听课”“教学课件审验”“平行上课”“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重点、难点讲课原则”“学生评教”等特色制度。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科学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易听懂、听会。

作为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高昆怀着心念家乡、服务龙江的初心夙愿2019年9月回到家乡,入职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在学校领导和化学系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迅速融入食品工程学院大家庭,学习融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数字化教学方法全新建设线上教学课件和资源,摸索和掌握线上授课技能保证高水准授课质量,规范授课流程和方法,力求网络授课的务实高效。高昆以学习通为平台,先后完成了本科生《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考研辅导》和《MS毕业设计》等内容的全新建设工作,推升了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扎实科学研究 硕果累累推动科教融合

高昆多年来一直从事软化学功能材料、化学电源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重点围绕“优化与合成新型电池/电容器用储能材料”,致力于“聚阴离子基电极”、“离子液体电解液”等安全高能新兴材料的研发,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成果。其中,采用低挥发、不可燃的室温离子液体代替传统有机溶剂能够从根本上消除锂离子二次电池现存的安全隐患,尤其对大容量、高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明确了该体系下的碳负极与电解液相界面作用机制和特点,证实包覆技术在改善碳负极材料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应用潜力与价值。高温固相法具有工业化应用较广、实际生产成本较低的优点,更贴近企业实际应用需求。细致探究了硅酸盐正极材料涉及的热动力学、分步焙烧、掺碳、掺杂等比对工作,创新性突出,实用性明显,对实际产业化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此外,利用静电纺丝法与溶胶-凝胶方法结合制备系列TiO2基纳米纤维光电材料,通过对静电纺丝装置进行改进,与溶胶-凝胶技术结合,能够实现目标产物形貌的调控制备,并验证了表面形貌和光催化性能之间存在的构效关系。一些具备新颖形貌,如:超细纳米纤维、带状多孔等性状的样品,表现了优异的光催化性能。通过Ag、LaFeO3等材料的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丰富了无机半导体的制备方法和新型光催化剂的设计手段。围绕上述相关研究,高昆累计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SCI一区论文4篇,SCI二区论文7篇,获得2016年省级高等学校创新成果(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在学校领导和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专设了科研设备经费项目,建立了“软化学功能材料实验室”。高昆持续脚踏实地,潜心科研,积极开展叠层式微量交叉喷涂工艺,在锂金属电极表面原位制备哌啶离子液体/内酯基聚合物复合电解质,用以克服目前锂金属电极应用中的相界面相容差和锂枝晶消除难等焦点问题。利用电纺、模板法等的空间限域和结构导向作用,设计合成具有棒状、纤维状,以及片状等一维、二维纳米性征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提高其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基于聚阴离子材料具备多个可掺杂的晶格点位,提出利用锂钠电化学调控结合二元掺杂的协同交互作用,以解决其“动力学瓶颈”和“晶构易畸变”的关键难题。基于前期研究工作,作为“软化学催化及储能新兴材料”创新团队带头人,高昆入职以来先后获批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推动学科研水平登上新台阶。

 

弘扬劳模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高昆教授表示,他将以身作则,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深植学生心田。甘为人梯,托举起无数哈院学子的人生梦想,用爱心和汗水浇灌出桃李芬芳,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师者的责任与担当!他将把荣誉转化为动力,继续为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服务地方发展贡献力量。校工会将通过设立“劳模工作室”等方式,持续以劳模精神激励师生争当新时代奋斗者,将榜样力量转化为育人实效。

 

下一条:劳模风采——魏遵军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