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党委《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高等教育重要论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大讨论实施方案》和学校《关于开展“大讨论”交流研讨的通知》要求,在开展自学和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地理与旅游学院党总支组织各支部召开“大讨论”第二阶段的交流研讨活动。交流研讨会前,学院党总支围绕“七校战略”和“五个度”要求,组织各支部书记、专业主任就研讨题目和提纲反复研究、讨论,直至审定,确保交流研讨活动坚持问题导向,主题鲜明,言之有物,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根本。学院各支部于10月28日下午分别在A7308、7201、A7413会议室召开交流研讨活动,活动由各支部书记主持,系主任作主题发言,全体教师积极发言和深入交流。
旅游系党支部围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培养创新型旅游人才”和“加强思政建设,打造红色旅游专业特色”交流研讨,交流讨论主题鲜明,聚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教师踊跃发言,讨论热烈。王朝晖主任从如何营造育人环境、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进行主题发言。支部书记刘向阳发言提出以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新大纲修订为契机,有效渗透融合红色旅游育人元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加强思政建设,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地理系党支部围绕“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思政教育如何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和“有效利用黑龙江省寒区湿地重点实验室平台科研反哺教学,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展开交流和讨论。系主任董隽副教授认为GIS课程思政需深入挖掘和结合专业知识特点来有效融入育人内容,形成感知柔性、目标隐形、方式浸润的“柔隐浸”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不断完善产出导向的GIS课程思政实施体系及评估反馈机制。支部书记王晓迪老师提出教学与科研内容相结合,相互渗透,科研活动要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以重点实验室平台为依托,建立“课程项目团队”,促进科研和教学有机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其他老师分别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环境生态工程系研讨的题目是“有效利用黑龙江省寒区湿地重点实验室平台科研反哺教学,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面向‘新工科’的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思政探索”。交流讨论主题鲜明,聚焦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专业思政探索,教师踊跃发言,讨论热烈。通过交流和讨论,大家都认识到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将思政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学业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课堂教学中多加入一些案例教学可以启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通过交流研讨,有效提升了全院教师的质量意识和标准意识,为促进地理与旅游学院专业思政、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发展,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